目前為止已鑒別了2500余種miRNAs分子。例如,血液外泌體miR-21的升高已被證實與胰腺ai、結直腸ai、肝ai、乳腺ai、卵巢ai及食管ai等多種中流相關,可能與其參與中流xue管生成有關,研究表明肺ai細胞釋放的外泌體miR-21會通過STAT3依賴機制誘導周圍支氣管細胞血管內(nèi)皮生長因子(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,VEGF)的產(chǎn)生,從而促進血管生成。在食管ai中,miR-21還可以反映中流的惡性程度,食管ai患者的miR-21水平與良性中流患者相比急劇上升,上升的miR-21水平也與中流的淋巴侵襲和轉移相關。在膀胱ai患者中,尿液中的miR-21和miR-4454會明顯上調。所有培養(yǎng)的細胞類型均可分泌外泌體。外泌體提取 方法
外泌體普遍參與細胞間物質運輸與信息傳遞,調控細胞生理活動。同時,外泌體具有抗原提呈、免疫逃逸、誘導正常細胞轉化、促進種瘤發(fā)生和轉移等作用;此外,外泌體還可以作為“天然的納米粒子”來進行藥物遞送。外泌體相關數(shù)據(jù)庫有哪些?lexoRBase數(shù)據(jù)庫收集和描述人類血液外泌體中所有長的RNA,包括circRNA、lncRNA和mRNA。lEVpedia和Vesiclepedia數(shù)據(jù)庫匯總了不同囊泡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的蛋白、mRNA、miRNA、脂類等信息。lExoCarta數(shù)據(jù)庫主要收錄了包括人、大鼠、小鼠、綿羊等幾個物種的286個研究結果,涉及蛋白、mRNA、miRNA、脂類等信息。外泌體是各種細胞外泌的直徑在30-100nm之間的膜囊泡。外泌體提取 方法外泌體在化療藥物的促轉移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在免疫系統(tǒng)中,淋巴細胞、樹突狀細胞、巨噬細胞、肥大細胞等均可以產(chǎn)生外泌體。研究表明免疫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能夠明顯影響機體的免疫調節(jié)機制,包括調節(jié)抗原呈遞、免疫激huo、免疫監(jiān)督等。不同免疫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功能不同,以樹突狀細胞(該細胞具有免疫刺激能力,是目前能夠激huo初始T細胞的抗原遞呈細胞)來源的外泌體為例,其外泌體的免疫刺激作用取決于來源細胞的成熟狀態(tài)。成熟的樹突狀細胞外泌體內(nèi)包含能夠直接激huoT細胞的MHCclassⅠ和MHCclassⅡ,共刺激分子如CD40、CD8、CD86和熱激蛋白,這些分子使樹突狀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具有抗原呈遞、調節(jié)免疫響應的生物功能。
利用蛋白質免疫印跡和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分析技術可以對外泌體標志性蛋白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。其中蛋白免疫印跡是外泌體的經(jīng)典表征手段之一,操作時往往需要細胞裂解液作為陰性對照。常用的外泌體標志性蛋白質包括四跨膜蛋白質CD63、CD81、CD9、中流易感基因101蛋白(TSG101)、水通道蛋白2(AQP2,尿液中)和凋亡誘導因子6相互作用蛋白(Alix)等,內(nèi)參蛋白質可以是肌動蛋白(βActin)或甘油醛-3-磷酸脫氫酶,陰性對照蛋白可以是阻抑素(PHB,線粒體標志蛋白)或鈣聯(lián)結蛋白Calnexin。在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析法中,外泌體裂解液通過固載有抗體的固相基質,隨后與檢測抗體共孵育。兩種方法均存在操作繁瑣、耗時長的問題,相比較而言,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分析法比蛋白質免疫印跡法更加快速,適用于高通量分析。神經(jīng)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含有與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相關的分子。
獲得囊泡粒徑分布的兩種方法動態(tài)光散射(DLS)和納米顆粒跟蹤分析(NTA)都被廣fan應用于外泌體顆粒數(shù)目和粒徑分布的測量,但兩種方法也各有不足。動態(tài)光散射法中散射光強度依賴于顆粒質量(體積),混合體系中大囊泡的存在(即使只有很少的量)將嚴重影響測量結果,因此動態(tài)光散射法更適用于單分散體系。而且動態(tài)光散射法所得的結果強烈依賴于所應用的數(shù)學算法。而采用納米顆粒跟蹤分析儀對不同粒徑范圍的囊泡進行檢測時,為了得到準確的濃度和粒徑信息,需要根據(jù)所要測量的顆粒粒徑范圍對儀器分別校準,操作繁瑣。受檢測靈敏度所限,納米顆粒跟蹤分析儀適用于粒徑范圍50nm~1μm的顆粒,粒徑小于50nm的外泌體無法檢測。除此之外,兩種方法都依賴光散射和粒子的布朗運動進行分析,難以區(qū)分合成的納米材料、大蛋白質聚合體和生物囊泡。外泌體由于包含的內(nèi)容物具有明顯的組織特異性,為其能成為瘤早期診斷的生物標志物提供了重要保障。外泌體主要成分是什么
建立記錄各論文實驗條件的數(shù)據(jù)庫也可作為規(guī)避混亂的方法之一。外泌體提取 方法
人體內(nèi)多種細胞及體液均可分泌外泌體,包括內(nèi)皮細胞、免疫細胞、血小板、平滑肌細胞等。當其由宿主細胞被分泌到受體細胞中時,外泌體可通過其攜帶的蛋白質、核酸、脂類等來調節(jié)受體細胞的生物學活性。外泌體介導的細胞間通訊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:一是外泌體膜蛋白可以與靶細胞膜蛋白結合,進而喚醒靶細胞細胞內(nèi)的信號通路。二是在細胞外基質中,外泌體膜蛋白可以被蛋白酶剪切,剪切的碎片可以作為配體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,從而喚醒細胞內(nèi)的信號通路。有報道稱一些外泌體膜上蛋白在其來源細胞膜上未能檢測出。三是外泌體膜可以與靶細胞膜直接融合,非選擇性的釋放其所含的蛋白質、mRNA以及microRNA。外泌體提取 方法